?施工期环保措施 ① 废水治理措施 ******居民点空闲房屋,依托化粪池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之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设备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内设置“隔油池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污水回用于施工洒水降尘、灰浆搅拌等过程,施工废水不得外排。沉淀池底泥定期运至弃土场。围堰废水:围堰的设置时间应当选择在河道枯水期间,产生的围堰废水在围堰内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洒水降尘,沉淀后底泥定期运至弃土场。泥浆废水:泥浆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循环使用,多余的泥浆废水运输至最近施工场地内的泥浆沉淀池。待泥浆水自然沉淀后取上清液回用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等,沉淀泥渣同废弃土石方清运至弃土场。泥浆废水不得排放至周边水体中。混凝土拌合站废水:通过“沉淀池清水池”砂石分离机处理后回用于打扫清洗,不外排。预制场废水:砼罐车清洗废水通过“砂石分离机沉淀池清水池”处理后回用于配料用水。 ②废气治理措施 拌合站与预制场生产废气:卸料堆场粉尘:采取封闭厂房喷雾降尘的方式进行治理。筒仓呼吸粉尘:矿粉筒仓呼吸粉尘经仓顶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外排。搅拌粉尘:各种原料输送进搅拌机进行搅拌废气混合,搅拌机为封闭搅拌机,故在搅拌机中安装收集口抽出含尘废气经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后,在密闭的拌合站内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 运输、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尽可能冲洗轮胎,限速行驶,并定期清扫运输路段及配备专用洒水车洒水降尘,以减少运输沿途的粉尘污染;施工开挖作业时选用具有降尘功能和湿法作业的施工机械、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原材料堆场洒水防尘,采取覆盖防尘等措施;汽车封闭、遮盖运输,及时清扫公路沿线遗洒物料;敏感点附近设置围挡。 机械尾气:选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禁止超负荷运行。 ******居民休息时间、夜间施工。 ③噪声治理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打围施工、高噪声源设置围护型构筑物、施工场地设置围墙,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午间、夜间休息时间施工。 ④固废治理措施: 建筑垃圾:能利用的尽可能重新利用,不能利用的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弃土场。 废弃土石方、沉淀池底泥:挖方中地表耕植土、腐殖土等可用于后期的绿化工程植被复垦用土的堆放在施工场地的临时堆场;不能利用的弃方运输至弃土场。沉淀池污泥需定期清运至弃土场。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自行清运至就近的垃圾中转站。 ⑤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在施工区内,设置宣传牌和标语;加强施工期巡护工作;严控施工占地范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禁止施工人员猎捕野生动物;施工前应当遵循施工过程应当遵循“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原则,应将表层土与下层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用下层土回填,最后再回填表层土,施工期间表土遮盖妥善保存。禁止在工程附近的水域中使用工具捕杀水生生物;不得将废水、工程弃渣倾倒至中河水体中,保护水生态环境。 营运期环保措施 在公路关键路口、桥梁以及动物可能跨越公路的通道处设立减速、禁止鸣笛等标牌。禁止桥梁雨水直排河流,经过林地、草地的自然渗滤。公路周边建设绿地,增加雨水的渗透空间,使得路面径流中的污染物能够有效渗透和稀释。养护站(与隧道管理房合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由污水收集系******学校段车辆行驶速度降至30km/h。路面垃圾由相关环卫部************居民点进行噪声监测。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在项目运营期的3年时间内开展植物、动物等生态监测。 相关部门文件 ******改革局《关于S402线达州市万源市石塘镇至长坝镇段升级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万发改行审争〔2021〕84号)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S402万源市石塘至幺滩段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川交许可建〔2023〕137号) 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S402万源市石塘至幺滩段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达市交函〔2023〕393号) |